碳访录|赵艾: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美股新闻 2年前 (2022) 123meigu
8 0

碳访录|赵艾: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 Reuters. 碳访录|赵艾: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当下,中国经济正在加快绿色转型。在这一背景下,财联社推出《碳访录》栏目,对话官员、企业家、学者等多个领域人士,为中国“双碳”之路建言献策。

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围绕着这些问题,财联社采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司长赵艾。

在赵艾看来,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高碳的能源结构、高碳的产业结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不足、中高速的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大。其中,中国在未来碳中和路径中面临最大的宏观挑战是其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的速度,但能源需求难以很快见顶。而应对这些挑战,关键还是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此外,赵艾还指出,各个地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也有区别。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各地区肯定有先有后,要推进一些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达峰。“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省市和西南部分地区有望率先实现碳达峰。”赵艾说。

“碳中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速度,但能源需求难以很快见顶”

财联社:如何看待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的挑战?

赵艾: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已经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而中国碳排放还处在增长阶段。中国从碳达峰目标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大约30年的时间,可以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我们首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高碳的能源结构。从能源供给侧看,碳中和目标要求能源供给结构以低碳能源为主。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化石能源中碳排放因子最高的煤炭消费占比高达56%,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电力结构中燃煤发电占比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低碳能源,显著优化电源结构,大幅提高电气化水平,实现能源结构重塑目标。

我们还有着高碳的产业结构。当前我国能源消费量接近全球的1/4,但GDP只占全球的16%,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2倍、德国的30倍、日本的27倍,我国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单位GDP能耗不仅与各领域节能技术水平相关,还与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相关,且后者对未来降低单位GDP能耗的作用将越发凸显。当前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仍接近40%,工业能耗占比高达66%,其中高耗能工业占比超过74%。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亟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深度挖掘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节能潜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

第三挑战是,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不足。目前我国能源科技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以与能源加速转型要求相比,还有较大上升空间,比如:前沿性、原创性研发成果不足;部分核心技术、装备、零部件、材料等仍受制于人;部分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脱节;企业创新创新能力较弱,创新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占比普遍较低;鼓励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亟待进一步提升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快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和推广。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速仍将远高于发达国家,能源需求尚未达峰。中国在未来碳中和路径中面临最大的宏观挑战是其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的速度,但能源需求难以很快见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发达国家目前平均经济增速约为1%-2%,而中国的5%以上经济增速还将维持较长时间,经济增长也将带来能源需求总量上涨。另外,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9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OECD国家的一半,人均用电量是OECD国家的60%。此外,中国的人均居民用电量仅为OECD国家的29%,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用电需求仍将迎来大幅增长。

“关键还是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财联社: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应对刚提到的四方面的挑战?

赵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场硬仗,还面临着极为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如何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关键还是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我觉得,体制机制改革要推动落实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强化高效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联动机制,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实施方案,完善价格、财税、金融、土地、政府采购、标准等保障措施,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还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根据国家电网统计,我国碳排放主要是集中在三大领域:电力(41%)、建筑和工业(31%)、交通(28%)。电气化是碳中和的核心,而电力的绿色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因此,需要严控煤电项目,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大力提升储能和调峰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更具包容性、灵活性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电力市场。

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部门近一半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水泥、钢铁、合成氨、化工等,碳中和目标下需要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建筑领域节能标准。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通过科技领域体制改革,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低排放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加强能效提升、智能电网、高效安全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与监管机制。加快碳达峰碳中和市场机制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市场改革,扩大碳中和业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推进低碳产品认证、绿色建筑认证、产品碳标签、碳交易市场建设,拓展资金来源,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构建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加强碳中和监管机制改革建设,创新碳排放考核监管体系,强化监管落实,为碳中和工作开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强化绿色生态创新发展,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最后,还要加快扶持低碳新产业发展。在农业稳定、工业稳步的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与时俱进,谋篇布局低碳新产业,如信息产业、数字产业、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制定鼓励、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做好相应信息系统,把握发展态势。

“不能相互攀比搞‘运动式’减碳,不能不切实际、盲目压缩碳达峰时间”

财联社:实现双碳目标,如何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层面和地方政府要做的工作有哪些侧重和区别?

赵艾:在中央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协调。着力建立完善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总体完成的基础上,充分有效发挥改革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效激发地方政府内生动力。中央要承担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配,使地区之间遵循“各尽所能”和“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两个基本原则。

还要注重地方差异,分类分层次精准施策。每个地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也有区别。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各地区肯定有先有后,要推进一些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达峰。可能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有两类地区:一类是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省市,经济转型比较领先,有条件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另一类地区是西南部分地区,其可再生能源条件好,有很丰富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资源,可通过能源结构调整,由新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能源需求,也可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各地采取的减排路径、实现达峰的时间点,可能有所差别。要推进差别化、包容式的协调发展和协调减排,保证全国总体目标的实现。尤其要避免采取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的行政手段,避免减碳工作对经济生产造成不必要的干预。不能相互攀比,不能搞“运动式”减碳。而且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不切实际、盲目压缩碳达峰时间。

地方还应当加紧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分区域、分部门、分行业设定差异化达峰目标。推进低碳示范区建设,推进低碳系列试点示范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实行高碳企业清单管理,开展好新建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大规模。地方要充分发挥好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生态环境部门要联合发改、经信、交通、住建、统计、能源等部门成立方案编制专班工作组,加强协调,形成部门之间分工方案,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生态环境部门要发挥好跟踪调度通报的作用等等。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