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人士热议第三支柱发展:高储蓄有望释放可观资金 可探索打通二三支柱

美股新闻 2年前 (2022) 123meigu
34 0

资管人士热议第三支柱发展:高储蓄有望释放可观资金 可探索打通二三支柱
© Reuters. 资管人士热议第三支柱发展:高储蓄有望释放可观资金 可探索打通二三支柱

财联社8月20日讯(记者 徐川) 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蓝图变成现实。

在今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2022夏季峰会”上,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表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对资管行业至关重要。这如同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第三支柱的发展带来了定期、定投的长期资金,这正是资管行业最为看好的资金;在另一面,资管机构可将长钱有效配置到长期资产、资本金与资本市场,如此可解决金融体系中缺乏资本、缺乏长期资金的痛点。

展望未来,国民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叶海生建议,可适当调节总储蓄,将释放出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第三支柱,这对第三支柱和资管行业都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据他初步推测,如果适度释放一定的总储蓄,预计在5年后,我国整体养老金规模可能超过60万亿元,占GDP比重接近50%,与全球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第三支柱构建思考:高储蓄转化添资金 产品投资期限仍偏短

如何进一步拓宽第三支柱的资金来源?叶海生表示,可考虑将高储蓄转化成第三支柱养老金。据他初步测算,在存量中,如果追溯10年,将个人储蓄率调降到6%,这释放的资金量可能为30万亿元左右,其中每年至少有约6万亿元可用来转换;其次在增量部分,如果把2019年58万亿元的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也按照6%的个人储蓄率进行调整,每年约可释放3.5万亿元,按照这个规模推算,预计2020至2021年每年可新增养老金规模近10万亿元。

具体从产品形式来看,目前,第三支柱主要包含顺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的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与养老理财四种。

中国人保资产总裁曾北川认为,上述产品间的规模、期限、资产配置和收益特点均呈现出较大差异。其中,规模是以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产品为主,养老保险占比较低;期限则表现出两极分化,养老目标基金和养老理财产品封闭期都在5年以下,养老保险在20年以上;另从投资收益和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呈现为高度相关,股票占比高的品种,收益和波动率也较高。

“当前第三支柱产品的投资期限普遍偏向于短期。”曾北川进一步称,其中,养老目标基金和养老理财产品封闭期小于5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顺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期限虽然长达20年-30年,但部分品种的底层资产主要仍为3至5年的非标,这会出现短期化的投资倾向。

此外,潘东还建议,可考虑在未来打通第二与第三支柱。她表示,由于第二支柱仅有6%的人口覆盖率,从雇主角度看,企业年金的缴费基数较高,因此产生了较大的缴费压力,因此可尝试打通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的账户体系,统一将其对接到人社部信息平台。尤其对于灵活用工的雇主来说,就可用较低或较灵活的缴费比例进入到第三支柱,同时还可享受到第二支柱的税优,这有望显著提高雇主的参与意愿,从而为整个养老金融体系带来新的水源和活力。

养老理财未来展望:需兼顾普惠和可持续发展

本月以来,养老理财成为财富管理领域的热门词汇,第二批试点机构先后开启首只产品发售,多只产品认购火爆,提前完成募集。

“当前养老理财的试点还是很成功的,但普遍为极低的管理费、销售费以及零的申购费、赎回费,这是基于养老理财的普惠属性,同时也是银保监会在试点期间的要求”。潘东表示,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要管理大体量的资金,如果要进一步提升投资管理能力,需要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兼顾普惠和可持续发展去构建养老理财产品。

中邮理财董事长吴姚东认为,养老理财对银行理财公司的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以养老理财为突破口,对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要求会有较大牵引。

“目前养老理财投资收益率普遍在5.8%-8%,这对过去银行理财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61%的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他进一步称,同时,养老理财更加注重均衡稳健,权益投资占比控制在20%以下,非标资产也严控了集中度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的要求。

潘东表示,养老理财产品需要以绝对收益为导向,权益配置呈现为倒U型的下滑曲线,还要重视风险管理。因此从战术层面看,要按照首先低波打底、其次绝对收益,最后做好权益弹性的投资逻辑,做好止盈止损。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